临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

       孝友祠又名“王祥庙”,位于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西孝友村南孝河北邻。 是临沂孝园的主体建筑之一。 

       该祠原建于南梁天监四年(公元505年),明、清时期重修。祠堂主体建筑正殿为三间,系砖木结构,内有王祥、王览、王导和王羲之塑像。明世宗嘉靖皇帝亲书“孝友格天”御匾一块,并派钦差大臣亲临祭祀。近代,孝友祠遭损毁。 1994年,复建该祠,由王学仲补写匾额。 

该祠为临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 

历史背景

       孝友祠始建于南梁天监四年(公元505年),是国内少有的历史悠久的宣扬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的历史文化设施。孝友祠在以孝治国的古代具有崇高的道德地位,是1000多年以来历代统治者敕封认可的标志性祠堂,其中供奉者“孝圣王祥”、“友圣王览”、“丞相王导”和“书圣王羲之”,历代朝廷旨准每年三月三(上巳日)和九月九(重阳日)两次以“少牢之礼”进行祭祀。

       祭祀时由当地的郡州官员主祭,陪祀的负责人有朝廷礼部颁发的“执照”,并拥有一定的祠堂周围的和别处的一定的地产,以作为修缮祠堂和祭祀的费用。元明时,村里负责祭祀的族长称“博士”,清朝时称“奉祀生”。孝友祠名闻遐迩,地位较高。明朝嘉靖皇帝慕名前往,当听完地方官员介绍了王祥和异母弟王览的孝友故事后深受感动,敕改原来的“双湖村”为“孝友村”,并御书赐“孝友格天”一匾。

民国时民族英雄范筑先任临沂县长,他到孝友祠祭祀时曾叮嘱守祠人说:“此匾是你们王氏的珍宝,一定要好好保护。”同时,他还计划重新修缮孝友祠。可惜不久范筑先便调到外地,并不久牺牲在聊城抗日前线,此匾也毁于战火。孝友祠几度兴废,现存之祠为王氏后人集资重建,匾也由著名书法家王学仲重题。

价值

 

       在现代,孝友祠祭祀“三圣”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。不仅以家庭和谐为内容的“孝友”观念为所提倡,王羲之书法艺术为世人所称道,即使王祥临终为子孙留下的“言及可覆,信之至也;推美引过,德之至也;扬名显亲,孝之至也;兄弟怡怡,宗族亲亲,悌之至也;临财莫过于让。此五者,立家之本”的遗言,也曾受到来临沂视察的国家领导人李长春的称赞,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。 

 

概述图册(1张)

孝友祠

2025年4月10日 20:37
浏览量:0
收藏